• 2024-05-10
  • MONICA KU

艾灸活血化瘀,讓血管暢通,遠離血栓!

一、血栓,最沉默的「殺手」

水管如果不注意清潔,就會被雜質、沉澱物堵住,時間長了就會生銹,血管也是一樣。
如果把全身所有的血管連起來,全長有15萬多千米,可以繞赤道4圈。這麼長的血液管道,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堵塞。
等到血管內出現了斑塊,就相當於在人體安裝了「不定時炸彈」,而斑塊一旦變成血栓,後果更是不堪設想!

據相關統計,因血栓性疾病導致的si亡佔全球總si亡人數的51%,遠超過腫瘤、傳染性疾病、呼吸系統疾病等造成的si亡。其 中,在心腦血管疾病中,80%的病例是血栓所致。
而最令人震驚的是,儘管血栓一旦發作即凶險萬分,但99%的血栓沒有任何症狀及感覺! 故而,在日常生活中,清血管、防血栓,極為關鍵!

二、血栓在哪裡,病就在哪裡

血栓,通俗地說就是「血塊」,就是血液裡一些物質(如不溶性纖維蛋白、血小板、紅細胞等),在凝血系統作用下抱團形成的比較激進的小團體。
還有,大椎不通的人,陽氣就升不上來,那體內的濁氣和邪氣就會很重。

血栓在哪裡,病就在哪裡 —

大腦血管血栓: 中風 (引起偏癱、說話不清甚至喪失活動能力,臥床不起);
心臟血管血栓: 心梗 (心臟泵血能力受影響,甚至猝si);
腿部血管血栓: 動脈硬化閉塞 (腿腳缺血壞si,需要截肢),靜脈血栓(如果脫落,進入肺血管就導致肺檢寒);
肺部血管血栓: 肺拴塞 (室息而si)。

三、血栓是怎麼形成的?

中醫對於血栓也並不陌生,我國最古的醫學方書 — 《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》,就提出血檢屬於「血瘀」證範疇,氣虛導致血液運行不暢,鬱積在經脈或器官內呈現凝滯狀態,久而久之形成血瘀,加上經絡瘀阻,導致血栓形成。
也就是說,血栓屬於本虛標案之證,氣虛為本,氣滯、血瘀、痰濁為標,故而,中醫在臨床上多採用補氣、活血、化瘀的方法來防治血栓形成,比如艾灸。

四、兩種人群,重點防範血栓

1. 中老年人動脈血栓
動脈血檢最易導致心梗和腦梗,以高發病率、高致殘率、高復發率、高si亡率而臭名昭著! 一般45歲以後,動脈中的斑塊就開始迅速增大,所以人過了45歲,就一定要保養血管,至於老年朋友,就更不用說了。


2. 久坐一族靜脈血栓
對於久坐久臥的現代人而言,也面臨著一個隱藏的殺手 —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。並且,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還易誘發兩種嚴重的併發症:一是血檢脫落回流進入肺動脈,引起肺栓塞而導致si亡,二是急性股動脈痙攣導致肢體缺陷壞si。
故而,久坐一族需要加強對靜脈血栓的防範!

艾灸調理血栓

上文說了,血栓屬於本虛標案之證,氣虛為本,氣滯、血瘀、痰濁為標,故而,補氣、活血、化瘀,是防治血栓的根本之法。
從這個角度來說,較之躁泵練習和走路,艾靈更甚一籌。首先,它能治本 — 氣虛好比燃料不足,導致動力不足,艾金可以補益陽氣,推動氣血運行,從源頭防 止血栓形成;其次,它能治標 — 陽氣具有溫煦作用,可以化解血瘀,清除痰濕。

艾灸取穴

關元穴: 具有補益元氣的功效,並且,中醫認為,關元可治 療各種血症,炙之可促進血液循環。

三陰交穴: 可以改善血瘀證引起的女性月經問題,還能調節血壓。炙之,可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血檢引起的雙腿麻木。

太衝穴: 中醫認為,太沖有治療下肢萎痺的作用,現代用於治療腦血管疾病、高血壓、面部神經麻痺與下肢癱瘓。

湧泉穴: 除了具有補腎功效之外,現代常用於治療休克、高血壓、頭痛等,經常艾會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環,舒緩疲勞。

除了上述幾個要穴,建議艾金整個踝關節,可以達到與踝泵練習同樣的效果。